人们常说“五谷丰登”,而关于这五谷,在过去却有着很多不同说法,但最主要的还是这两种,即“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”和“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”,这两者的不同就在于稻和麻,不过,这些都不是今天的重点,今天要跟大家重点讲解的,就是“菽”。
“菽”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大豆,大豆不仅能够食用,做成各种食品,而且在医家眼中,它还是一味药材来源,可以入药治病,改善诸多病症,属于典型的药食同源之品。据中医古书记载,大豆有一个既具有诗意又接地气的名字,叫做“大黄豆卷”,入药的部分属于种子炮制品,味道甘淡,药性平和。
关于这味药材的运用,其实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也早有记载:“始生之曰黄,黄而卷,曲直之木性备矣”,由于肝脏属木,藏有筋膜里的气机,所以,这味大黄豆卷便常用于湿痹筋挛、膝腿疼痛等病症的治疗和改善,不过,随着人们对大豆黄卷的认识不断加深,这味药材在医用领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。
在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里就有说过,大豆黄卷可以用于湿痹病症的改善,缓解膝盖疼痛、难以弯曲等症状,而且在《得配本草》里也提到过,大豆黄卷入足少阴气分,可以调理湿痹,不过,这些都是古代医书上的说法,那么,当现代临床上,大豆黄卷就具有哪些“本事”呢?
首先是治疗痹症。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指出:“风、寒、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”,若是风邪过盛,就是行痹,若是寒气过重,就是痛痹,而若是湿气过盛,则为着痹,在中医看来,这些病症都是病邪闭阻经络所致,当体内气血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后,从而导致肢体筋骨、关节、肌肉等部位出现疼痛,或是伴有关节变形、肿大等症状。
而大豆黄卷甘淡性平,归入脾胃经,善于解表祛暑,清热利湿,据现代研究表明,大豆黄卷里含有的有效物质,还具有很好的抗炎能力,尤其是大豆异黄酮苷元,在抗炎方面的能力更是不容小觑。对于很多女性来说,“更年期”就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时期,在此阶段,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,在这一变化过程中,常常会伴有失眠、头痛、潮热、抑郁等一系列症状,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都会因此大打折扣,而对此,大豆黄卷就能帮助缓解这些问题,大豆黄卷可帮助改善体内的激素水平,在抗抑郁方面也能发挥一定作用。
此外,身体出现了痹症,不仅会影响气血的运行,同样还会影响水湿的正常代谢,患者往往会因此出现通身肿胀、喘急、大小便异常等不适,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,往往也能用大豆黄卷来进行改善,搭配苦寒的大黄,即可改善病症,以利大肠。
不过,此药材的入药制作过程却比较复杂,首先,要先净取大豆,用水浸泡至膨胀,之后在用湿布覆盖,待到发芽,然后再取出、干燥,总之,大豆黄卷并不是简单的将大豆入药,而是需要发芽之后才能入药,而中医名方薯蓣丸之所以会有补脾的作用,就是黄豆发芽之后,可以升达脾胃之气。一般情况下,黄豆黑豆均可,但功效往往会存在不同。
配查查-配查查官网-配资网上开户论坛-实体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